|
主页 > 科技平台 > 伊勒呼里山寒温带森林定位研究站 > |
科技平台 / 伊勒呼里山寒温带森林定位研究站
|
 |
技术依托单位: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
建设单位: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黑龙江伊勒呼里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研究站隶属国家林业局陆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网络(CFERN)成员之一,CFERN是全球范内围国家尺度上台站数量最多、全国布局最科学、标准化程度最高、为政府决策产出国家报告最丰富的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连续观测网络,即中国森林生态连清体系。
伊勒呼里山是大兴安岭山系中部一部分,作为分水岭,将区内河流分成嫩江、黑龙江南北两大水系,位于黑龙江重要支流—呼玛河源头;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有大面积的多年冻土。具有典型的森林植被垂直带谱景观特色,以耐寒冷的兴安落叶松为单一优势的明亮针叶林,构成了我国最北部、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寒温带原生明亮针叶林生态系统、常年冻土、冰雪覆盖期长和林火频发的区域特点,是代表着寒温带森林所具有的典型性、多样性、生态脆弱性特征,生态区位十分重要。
伊勒呼里山是研究这一独特森林生态系统发生、发展和演替规律的天然场所,是我国开展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前沿阵地,对开展寒温带天然森林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功能以及空间垂直分布研究具有很高的科研和学术价值。
伊勒呼里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位于大兴安岭北部高海拔、高纬度区域,是黑龙江和嫩江水系的分水岭,黑龙江重要支流——呼玛河的源头。我国最北端的黑龙江省西北部的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地带性典型植被类型为寒温带明亮针叶林,并有一定数量的山地樟子松、偃松集中分布区。该区气候寒冷,土壤层薄,生长季短,其生态区位十分重要,为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区内有大面积的永冻土和季节性冻土,与地带性植被依依相关,是良好的气候变化的信息载体。这种地理位置和生态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建立寒温带明亮针叶林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的必要性。目前,研究全球变暖形势日趋严峻,其中针对生态脆弱区的动态监测更是重中之重。通过伊勒呼里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建立,为解决此类重大科学问题提供长期的数据支持,同时通过长期的数据积累,分析其变化规律、挖掘其深层次含义,为生态系统安全预警、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林业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等政府宏观决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2014年3月申报,目前还在建设中。
|
|